第20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海举办 中国船舶工业与国际巨头同场竞技

传感器网CGQ.BZ · 2019-12-06 14:26:13 · 636次浏览

12月3日,被誉为国际海事业技术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本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和规模的海事专业会展——第20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12月3日在上海开幕。

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超过9万平方米,共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家参展企业参展,约三分之二为境外企业,包括中国、丹麦、德国、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国家或地区馆的形式参展。我国新组建的中船集团首次亮相国际舞台,十分令人关注。

受全球贸易关系紧张、地缘政治局势动荡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海运市场复苏动能减弱,国际船市继续处在深度调整期,全球性运力过剩和造船产能过剩的情况短期之内难以得到根本缓解,国际造船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仍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存在。

据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中方组委会主席邢文华介绍,处于国际造船市场重要地位的中国船舶工业同样面临严峻形势。今年前10个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7.1%、41.8%和44.1%,继续领跑全球。但新船订单承接量同比下降25.6%,10月底手持订单量同比下降7.7%。

我国船舶工业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东风,不断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在大型豪华游轮、高端海洋工程装备、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高端客滚船、高端海洋牧场装备、海洋科考船等领域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尤其是今年10月18日,我国首艘大型豪华邮轮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开工建造,我国朝着摘取船舶工业皇冠上最耀眼明珠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海事业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中国船舶工业开展了“智能船舶1.0”研发专项等技术研究和实船示范应用,先后交付了全球首艘40万吨智能超大型矿砂船、30.8万吨超大型智能油船等智能船舶。面对“压载水管理公约”、“硫排放限令”等国际海事组织密集生效的新标准、新规范,中国船舶工业积极应对,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和船舶尾气处理装置市场涌现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建造能力的配套企业,在与国际巨头的“同场竞技”中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有着40年历史的中国国际海事展被誉为国际海事业技术发展趋势的风向标。近年来,船市低迷,各大企业纷纷加大技术储备,并扩大合作,抱团取暖。

作为船舶工业和航运业未来发展趋势,智能航运是本届展会各大展商的展示重点。中远海运集团重点展示该集团在智能航运建设所取得的进展,中国船级社也发布了最新版本的智能船舶展望和智能船舶规范。整合罗尔斯罗伊斯商船业务的康斯伯格公司、瓦锡兰公司也都展示了各自在无人船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本届会展上的相关展品和技术的全面展示将进一步推动航运业迈向智能航运新时代。

环境友好是对海事业未来发展的重点要求。本届展会上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技术和产品大量涌现,显示了造船工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中船集团大连重工推出了零碳排放超大型集装箱船,瓦锡兰等动力巨头将推出全新的气体机,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的试点情况及相关设计方案也在本届展会上进行重点展示和介绍,这对船舶动力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人类对海洋探索和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以海洋牧场平台为代表的深海渔业装备成为海事界的热点话题。在本届展会上,以中国船舶集团公司、中集来福士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携带最新的海洋牧场、养殖工船等先进的深海渔业装备亮相展会,展示中国在打造智能海洋渔业装备产业链的最新成就;挪威、丹麦等深海渔业装备需求大户国家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深海养殖领域技术和深海渔业装备技术,还展示了一系列的深海渔业装备配套设备,彰显了其在深海渔业装备领域深厚的配套能力。

豪华邮轮是当下船市热点。超过250家邮轮总装和配套设备企业分布于各大展馆,包括芬坎蒂尼、中船集团、招商工业、乌斯坦等在内的众多涉足豪华邮轮建造、设计和配套等领域的企业都带来了相关展品。本届会展还根据大型豪华邮轮建造的难点特别推出“邮轮内装展区”,增加观众的体验,并举办大量研讨会,促进行业间的交流。

作为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高级海事论坛以“创新、智造、协同”为主题,由“主题报告”、“造船与海洋工程”、“航运和港口”、“邮轮内装”、“海事金融与法律”及“船舶与海工配套设备技术”等六个专场组成。

文章推荐: